两个海湾键盘同时阵亡,新购海贝

今天打着打着字,突然莫名其妙的zxcv无法按了。因为我登陆的时候输入密码中含有c所以我肯定键盘是在登陆以后挂的。用键盘检测工具检测过后,发现zxcv完全无法使用。拆吧。

这个键盘是明基的海湾键盘,我总共有两个,手感极佳,虽然两个键盘的基准键位都被我磨平(磨平后用刀刻一条出来),但也舍不得更换另外的键盘。有一个已经用了有5年左右了,有一个用了接近3年。这次键盘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进了水了,有时候喝水不注意滴进去的水或者杯子打倒以后的水都可能造成键盘的损坏。虽然键盘里面的薄膜的边缘是粘紧了的,但也免不了有水被吸进去。这个键盘不能用了以后又拿了另一个出来,发现shift键(我经常称为shit键,嘿嘿)一按,就会出现N多的字符。看来两个键盘都用不了了。

拆键盘是一种苦差事。特别是对于这个X型架构的键盘,那个塑料的X如果用力过猛很容易被拆坏。而X架构的特点就是不好拆,如果用力不均匀或者蛮干,肯定会拆坏的。要是支架拆坏了,打字的时候有可能就要卡住。拆卸这个键盘我总结的经验是先把外壳拆了,然后从上至下的拆解按键。拆按键的时候仅需要往下推就能把键拆下来。新键盘可能要用点力,拆过的键盘就很容易了。上上去也比较简单,直接按上去就可以。当然,键盘不要拆卸次数过多,否则架子报废了,按键就不好用了。

拆了架子以后,再把几个小的螺丝钉拆下来,还有电路板的压板。

最后就能看到薄膜了。如果里面进水了,恭喜了。你可以尝试放到一个盒子里面,里面放上吸水的东西(防潮袋之类的),过几天看看效果。这种方法以前曾拯救过一个无法开机的笔记本电脑。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只能把薄膜拆开把水洗干净了。之前我也说过,薄膜旁边是有胶粘的,不容易撕开。撕开薄膜意味着这个键盘可能不久就会挂了。撕开后,三层薄膜中的水擦干净再粘回去可能就对了。

我的这两个键盘经历过我的很多次蹂躏了,今天终于挂了。本来想看看ibm的sk-8845之类的键盘的,看起来很酷,“听说”手感也不错。但我一看键盘的布局和笔记本一样的,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吧。海湾似乎是停产了,淘宝上也仅有几个卖家在卖了。海贝还多,我也就选了个海贝来用了。

但愿新的键盘能够用上几年,也期望明基能够再出一些新的X架构键盘,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呵呵。等吧~

毕业聚餐

前几天烈日当头,在学校拍了穿硕士服的照片。那个服装啊,热死人啦,就和本科穿的学士服一样。俺穿了个短裤,后来穿上的时候发现下面很别扭,郁闷惨了。呵呵。

4号又去农家乐聚餐。说实在的啊,郫县那个院心园确实不咋样,味道也不好,可能是钱没有给够的原因,中午竟然才吃了个半饱就没菜了。郁闷死。我们那一桌都不怎么喝酒,喝酒也没啥意思,我开车也不喝酒,吃完赶紧散人。下午我带了几个哥们儿去青城山旁边的普照寺完了几个小时,透透气,但错过了师生联谊会的场景,这是个小小的遗憾。

同学些都是在打麻将打牌的,也有少数去唱了一下卡拉OK。其实这个聚餐还不如我们本科,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各个教研室的,对于班级的整体的概念也没有太多。往往是一个教研室的比较火热,一起玩。真正聚到一起的时候反而不是那么和谐。

晚上7点过开的火,换了一家农家乐。要下雨之前小虫子那是一个多啊,一会儿就是几个大包,可怜了我穿短裤的人啊。

晚上还吃的将就咯,只少比中午吃得好,当然也没有怎么吃饱,都是喝水去了。

同样,晚饭是一扫而光。校车要等到九点钟才来接人,幸好我开车,顺便接了几个朋友回去。

聚餐也就那么回事咯。文明聚餐,少喝酒,多吃菜~

哎哟,戴尔的笔记本真恼火

帮人修个戴尔的笔记本1425,用了一下,键盘难按,触摸板的键那个硬啊,最可恶的是,连个键盘灯、硬盘灯都没有~戴尔的偷工减料也太牛逼了吧。

幸好当年买笔记本的时候没有买戴尔的。由于我平时的文字工作比较多,编程比较费键盘(一个明基的笔记本+2*明基海湾,基准键位键盘被磨平了),所以我得选一个手感好的笔记本。上次挑笔记本的时候试了试戴尔的z11,外观倒是不错,可惜键盘也实在是恼火。再后来用了联想的u150以后,才觉得高触感键盘确实挺好用的。唯一的就是11.6寸的键盘,他把home和end放在page up,page down下面,需要用fn键才能切换到home和end,在编辑的时候实在是有些不方便。努力学习vi吧,就不会按这些键了。

另外老是有朋友问我的u150是不是上网本。莫非本本小就是上网本?~搞不懂。反正我说,不是,比上网本性能要好很多。

最后要骂一骂微软,你的.NET 2.0的GDI+太慢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你那儿有XXX没有?请发到我邮箱”
“你的XX东西无法下载,请给我QQ传一份”
“你好,你太牛了,我羡慕你,请加我QQ:XXXXX”
“请问XXX里面的XX是什么东西?”

类似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我的QQ和邮箱里面,对于如此这般的问题,我一概不答复。这样的话语方式称之为无效的交流语言,在我眼里这些做法明显就是懒惰的真实表现。

今天我上传了我的答辩的PPT到我所管理的OpenSceneGraph高级群的群邮件里,下载次数一个小时之内就达到了200,以至于被腾讯限制而无法再进行下载。很多朋友叫我给他传一份,更有甚者叫我直接QQ传一份过去。我已经在邮件回复里面说了出现限制提示的请自己找破解工具下载,这些人就是懒,连百度和GOOGLE都不想搜索一下。莫非还要我写一个一万多字的详细下载说明?我才没有那么多时间。即便我有那么多那么多时间,我宁可打打游戏而不愿意给你一个哪怕简单的可怕的答案。

授之于渔——我一向的做法。你请教我,叫我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我往往给你的是搜索什么关键字,然后查询哪方面的东西,最后给你大体的方向。这样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节约了时间,你说不定在搜索的时候发现了另外好玩的东西呢,特别是,你锻炼了能力。

很多人问我你怎们能够搜索到那么多的东西。有时候搜索其实就是细心和直觉。细心取决于对每一条信息的敏感程度,直觉来源于对大量搜索工作的总结。例如搜索论文,通过一些关键字搜索到了论文以后,再搜索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以此为循环,往往会找到很多很多有用的文章。人肉搜索也是类似概念。有朋友问通过一个QQ号码怎么能够搜索到那么多信息?殊不知,你的QQ的介绍里面可能有你的邮箱,还有你的介绍里面可能有一些页面和你有关。直接搜索邮箱可以搜到很多论坛的信息,或者通过邮箱的前缀可以知道你常用的昵称。通过昵称又可以搜索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你的其他的昵称,你的个人主页,你的MSN。如果网站做的有漏洞的话,通过你的昵称或许可以得到你的密码,而往往很多人的密码是到处都相同的。知道厉害了吧。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一说出来就能做出来的,还是需要靠时间的积累和敏锐的直觉。所以,教给你方法,不要说我不耐烦,这是给你最好的答案。太简单的问题请首先百度,有些文章我的博客里面有,请加上site:april1985.com进行搜索。所有搜索都失败以后,再来问我,把你的问题说得清楚一点,不要问我:XXX怎么弄?我只能给你说,我不会了。或者你可以看看“提问的技术”,搜索一下吧~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忽悠完毕

答辩完毕,剩下的事情就是再改改论文的什么格式错误之类的了(这个就要见仁见智咯)。总之,离工作是越来越近了。